Love is the root of life
- Cindy Blog Space
- 4 days ago
- 3 min read
(23.10.2024)
那个当下写下这句话时有那时的心境
这个当下在看这句话时有这时的心境
之后再看这句话时也许又会根据那时的感受有那时的心境
一些最近冒出的关于 “爱”
(1)
Love is the root of life
而爱始于自爱
(2)
也许当人们明白 “安全感” 来自于自己,就不会在关系里有那种没有 “安全感” 的感觉了
那份 “安全感” 永存于自己的内在,知道自己是美好的存在,那所选择并能持续下去的关系,关系里的对方必然也是美好的。同频才能共振
(3)
“相爱” 是 “爱” 的共振
人本身是 “爱”,人是 “爱” 的化身
(4)
他们或许都没想到后来的某一天他们会相遇,会如此的默契、契合,相处的如此愉快。但其实也许是个体的 “爱” 因缘同频终会相遇、相交、相惜。无论是伴侣之间、亲子之间、两个家庭之间。他们也是一个 “大家庭”
(看一个节目的片段有感,结合昨日发的 IG stories)
(5)
生命的诞生源于 “爱”,而生命之旅也许不过是让人们发现自己就是 “爱”
想起之前写的:
“结合一些灵性的理解,也许胚胎儿只是借由 “母体” 诞生。换个方式说,个体灵魂(载于肉身)通过 “母体” 怀孕相关经历和分娩(一种方式)来到这个世界上。胎体和母体的独立与分明……” [1]
并非父母 “相爱” 孩子才能成为 “爱”,孩子(或者不需要去划分孩子/成人/老人等),人本身就是 “爱”。而原生家庭的经历不过都是 “从中发现可以学到什么,帮助自己成长” [1]
当然通过经历的学习、意识和发现,越发感受到生命的珍贵,生育背后爱的责任。但已明白我与 “爱人” 会很 “相爱”,如果选择生育,与未来借由我肉身来到这个世界的宝贝也会很 “相爱”,只因我们都是 “爱”,是 “爱” 的共振,所以我们会 “相爱”
真正的 “爱人”、“家人” 不在 “血缘”,而是 “频率”。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联系是频率上的共振,而不是依靠 “血缘” 的绑定,所以没有 “家族枷锁”
“生育” 或 “不生育” 都可以是体验,人们需要带着清楚的觉知,无论选择哪个都是因为 “爱”。“生育” 与 “性” 是分开的议题。“生育” 不是 “传宗接代” (而后者这个词所传递出的观念本身就需要被 “打破”)
“育儿” 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
(6)
关于「爱、合作、关系」
如果说 “合作是一场关系”,任何和他人的相处先来自于和自己的相处,那自己与自己的关系,也是自已与自己的一场 “合作”
好像提到 “合作” 这个词时,人们先想到的是与他人的 “合作”,但个人的修行来自于自己。内在的自爱、自我合作、与自己的关系是 “与外共振” 的前提
就像之前写的:
“ …… 从个体延伸到关系。也可以反向去 [探寻],要清楚从/在关系里提出的各种问题,是指向自己个人的哪些方面,可以带给自己哪些成长。关系里的核心还是 “个人”,无论是一个人、两个人、一群人,是人之间的互动。” [2]
关联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