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词语含义的顿悟 (2)

  • Cindy Blog Space
  • Jun 17
  • 2 min read

(1a)关于 “照顾” 的一些顿悟


提供服务的人(如咨询师/医生/护士 等)并非是接收服务的人(如客户/患者 等)的 “照顾者”


自己是自己的 “照顾者”,

他人不是自己的 “照顾者”,

自己也不是他人的 “照顾者”


每个人是自己的 “照顾者” —— 自我照顾 (self-care)


自己是自己生活责任中的主动承担者。而在询问他人的帮助时,对方所提供的服务/建议等也是指引接收服务的人回归到自己的内在(去 “向内看”)。如果要用到 “照顾” 这个词语,就是可以如何去自我照顾、照顾自己。服务/建议/帮助的前提是个人想要自我照顾,而懂得在需要时可以在何时、从何地、找何方的服务帮助/协助 (support/assistance)


服务的前提是想接收服务的人「自己想要」照顾自己,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,而不是指望提供服务的人或者任何他人去义务照顾。服务的背后是协助、帮助,而不是照顾。在平衡、健康的关系中,服务同样是美好 “双向回流” 、“相互滋养” 的,而不是造成服务提供方产生 “消耗” 的。这需要清楚地意识到责任+边界分明,提供服务的人有 ta 自己的责任,接收服务的人也有 ta 自己的责任。双方能做到承担各自的自我责任,自然在过程中轻松、顺利、愉快;双向成长与收获


没有责怪、埋怨他人,一切不过是个人自己的选择,任何事都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(“向内看”)。他人没有义务去照顾个人,那是个人自己的责任



(1b)

小联想

服务

➡️ ⁠合作

➡️ 伙伴


而有责任感的人不需要被宪法、法规束缚

本身的道义就会考虑周全、以及有些事不会去做


若以情感而言,有责任感的人相爱不需要结婚去证明爱情。恋爱和婚姻也不会天差地别。也不需要担心没有婚姻法的 “保障”。有责任感的伴侣,彼此忠于自己的内心、自己内心的选择、自己内心选择的爱人,无论有没有那本证,和爱相关的责任他们都会自然去践行,违背爱和责任的他们也不会去做。他们可以结婚或者不结婚,都是选择


“爱” 涵盖很多方面,比如尊重、理解、支持、信任 等等,包括责任。所以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人是有爱的,一个真正有爱的人也是有责任感的。如果没有,那就不是真正的 “爱”,也并非是真正的 “责任” 而也许只是 “义务”。爱源于自动自发,不期待、不期望。爱不是被动承受着别人/社会的期待、期望或者对别人有期待和指望



(1c)

合作中没有 “甲乙方”

双方是平等的



(1d)

“爱”

爱自己,吸引+共振同样也懂得爱自己的人;相爱


“照顾”

好好照顾自己,吸引+共振同样也懂得好好照顾自己的人;相照


联想到 “肝胆相照”



关联文章

Comments

Share Your ThoughtsBe the first to write a comment.
bottom of page